古籍如何兼顾“藏”与“用”
——来自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的专家观点
光明日报记者 陈雪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古籍具有特殊性,作为文物必须保护,作为文献必须为读者所用,二者存在矛盾。”——解决“藏”与“用”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古籍工作的重点,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杜泽逊说:“数字化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1月4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苏州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等6家单位,在线召开了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发布了6786部(件)古籍资源,可在线免费阅览全文影像。会上,多位古籍专家学者围绕古籍数字资源建设进行了深入讨论。
古籍数字化有何迫切性?未来趋势是什么?专家学者展开了深入探讨。
数字化平衡“文物性”与“文献性”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图书馆把内部使用的古籍目录卡片摆在图书馆的走廊里,为了完成“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版本调查,杜泽逊跑到上图,查阅了十几天卡片。夏天高温,他就到馆外买一根绿豆冰糕含在嘴里,再回到馆内查卡片——为查阅古籍文献,要出差到各地,克服各种困难,这是一代古籍研究者的集体记忆。
“从内部使用到目录卡片放在走廊,再到数字资源挂在网上,这个进步是非常快的。”杜泽逊说,国家图书馆为首的几十家图书馆把古籍数字资源放在网上,读者不必直接使用古籍原件,这是很重要的一条保护措施。此外,在线阅览不知道节省了多少人的时间、体力、财力,对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有重大贡献。
兼顾“藏”与“用”,古籍数字化刻不容缓。“国家图书馆从2000年起开始有计划地将古籍进行数字化,并陆续建成数字方志、碑帖精华等专题库,面向社会公众发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负责人王红蕾介绍了古籍数字资源发布的整体情况。2016年,国家图书馆搭建“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发布了国图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家谱、老照片等数字资源,以及天津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等许多馆外古籍和海外征集古籍资源。2021年疫情期间,读者远程访问需求增长,为回应读者的“急难愁盼”,“中华古籍资源库”实现了免登录阅览。资源库上线、免登录阅览被学者称为惠及学林的两个重要节点。
2007年以来,随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深入开展,各地图书馆陆续投入人力物力,大力推进古籍数字化。苏州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接晔介绍,截至目前,苏州图书馆已完成数字化古籍1496部,容量达16.12TB。
据了解,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先后联合39家单位发布古籍资源2.8万部(件),此次是第七次联合发布,6家收藏单位新增发布古籍资源6786部(件),不仅有明清版刻、稿抄本古籍,还有碑帖拓本等特色资源:新增国家图书馆藏古籍数字资源1075部19.2万叶,主要为年谱类、目录类古籍;天津图书馆发布馆藏稿抄本文献165种655册;南京图书馆发布了“清人文集数据库”,共收录清人文集399种,以全本彩色扫描的方式制作成数字影像;云南省图书馆发布馆藏善本63部381册,图像50604拍;苏州图书馆发布馆藏古籍数字资源888部;中山大学图书馆发布了一批颇具该馆特色的碑帖文献数字资源。
本次资源发布后,全国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达到13万部(件),其中,国图建设的“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超过10.2万部(件)。王红蕾说,“中华古籍资源库”已成为全国古籍资源类型和品种最多、体量最大的综合性资源共享发布平台。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教研室主任、教授杨海铮感叹,从2016年到现在,陆续推出了13万部(件)古籍数字资源,对于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线查阅免去了往返奔波各家图书馆的时间,缓解了古籍“藏”和“用”之间的矛盾,平衡了古籍的文物性与文献性。
古籍资源既要“用得上”,还要“用得好”
2022年10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印发实施《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正是四项重点实施工程之一。近年来,全国古籍登记工作让3000万册件古籍有了“身份证”,未来,让更多古籍“上线”与读者见面,将是我国古籍工作的一大重点。
“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制作与发布,其实是回归到古籍作为书籍文献本来的性质。”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刘蔷说,以往,人们说学术的繁荣与学术资料的新发现有关,这种说法是忽视了存世的大量古籍,存世古籍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可以预见,连续的古籍资源发布,将带来宏阔的学术气象。
古籍数字化平衡了“藏”与“用”的矛盾,让古籍资源“用得上”,未来,更要“用得好”。学者们对古籍数字资源的深度利用提出了许多有益建议。
浙江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黄晨认为,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可以更好地呈现资源的利用价值,接下来,可以进一步就已发布的资源进行深度揭示,进一步打通资源和发布平台,提供一站式检索,将资源聚合起来,这样的利用效果会更好。刘蔷也表示,期待能有一个与古籍数字化资源相匹配的古籍数字目录,以便实现一站式检索。
杨海铮认为,目前古籍数字化发展迅速,百花齐放,各类数据库和古籍数字化平台纷纷涌现,多样化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很大便利,另一方面也应进行协调统一,建立更加规范的数据规范标准,使得古籍数字化的资源有保证,达到方便使用的学术水准。杨海铮说,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专门强调要“加强古籍数据流通和协同管理,实现古籍数字化资源汇聚共享”,国图联合全国古籍存藏单位把古籍数字资源进行统一与整合,形成公益性平台,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是未来古籍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汇聚、开放、共享,古籍数字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杜泽逊说,“期待发布更多的数字资源,最终达到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全部数字化。”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6日 09版)
古籍如何兼顾“藏”与“用”——来自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的专家观点光明日报记者陈雪“古籍具有特殊...
2023年伊始,未名医药(002581)祭出了卖房大招。1月4日,未名医药披露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北大未名(合...
览富财经网IPO研究中心数据统计,2022年上会企业共计563家,531家顺利过会,27家上市委会议未通过,仍有...
这是一家以第三方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业务为核心的高科技服务企业,目前公司的客户超过23,000家各类医疗...
2023暂无相关消息,小编将持续更新~2022年无锡总工会留锡过年活动一览注:以下活动参与方式,小编将持续...
京冀实施交通事故车险服务一体化试点---为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机制,北京银保监局、河北银保监局、北京...
用水滴法怎么鉴别注胶翡翠1可以在翡翠的表面滴一滴水滴,如果水滴在翡翠表面形成一滴露水一样的状态那么...
元旦假期5271 34万人次出游,“阳康”疗愈游火了
1、出师表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
5月13日,在水井坊首席执行官朱镇豪策略指导下,由四川日报社主办,主题为“喜迎党代会?一起向未来”的...
2023大暴击!国补取消后,不断涨价的新能源还有人买单吗?
作者|郭一鸣,编辑|wjx来源:巨丰投顾、好股票应用点:2022年已经逝去,对于A股来说,最大的不利就是宏...
1、可以支付现金,也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支付。2、国家赔偿方式一般采用支票支付的方式给付。根据《国家赔...
2022年12月26日至12月30日,是2022年的最后一周。本周油价小幅上涨,全年来看,经历了下半年的大幅回落...
开好局起好步县域经济一线探报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代丽丽通讯员陈春越王涵这个元旦假期,担负北京西站、北京丰台站守卫和定点警戒任务...
1、干燥除杂、控制水份。油菜籽采收后应及时晾晒,降低水份,贮藏入库油菜籽的含水量应
暴雪与网易的合作协议将于2023年1月正式到期,届时将关闭所编程客栈有国服游戏、客户端、账号。除了《暗...
截至2022年12月30日收盘,东方电缆(603606)报收于67 83元,上涨2 38%,换手率1 43%,成交量9 86万手,成交额6 7亿元。
俄罗斯财政部30日表示,俄财政部将继续减少“不友好”国家货币在俄国家财富基金资产结构中的份额。俄财...
证券代码:430021证券简称:海鑫科金主办券商:广发证券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坏账核销的...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产业发展,产销流通是关键。对于根植于乡村的果蔬产业,如何优化生产销售的...
北交所两融业务迎来新进展。近日,券商中国记者从多家券商求证获悉,华西证券、开源证券、西部证券、兴...
随着元旦、春节临近,作为东北团圆家宴一道“硬菜”的蚕蛹开始热销。为拓宽销路助农增收,2021年,迟月...
CFi CN讯:?5%以上股东及董监高持股的基本情况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本次拟减持的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
跟随ESG策略进行基金投资能赚钱吗?摘要:ESG投资好像一个悖论:既要通过投资赚钱,又要搞环保,促进社...
(原标题:小米贷款公司更名为融渝科技,经营范围变为技术开发)企查查APP显示,12月29日,重庆市小米小...
网贷逾期一般会上征信,有些借贷机构在用户逾期后一天后就会上报给征信机构,而有些借贷机构则是会在几天...
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12月28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中信建投基金近期对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
三伏天脸也是需要擦化妆品的。可以画薄薄的淡妆。因为擦了化妆品,会使人更加自信,气质会更好。更高贵...
Copyright @ 2015-2018 太平洋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